阅读历史 |

153.必考科目(1 / 2)

加入书签

“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在后宫害人实绩就是借着平安刚侯夫人许谒行巫蛊诅咒, 告倒了许皇后,以及迫害许美人和曹宫人及她们所出皇子。”

“假设没有赵合德迫害,这两个皇子有活下来。以年龄推测, 就是幼帝登基, 还是王氏外戚掌权。如果不是汉宣帝这类怎么看都像是有点天命的皇帝的话, 历史与汉哀帝登基相比也没啥改变。”

“因此这两件事只能说赵氏姐妹歹毒, 但还不到祸国殃民的层次。毕竟赵氏姐妹的主战场在后宫, 没有波及前朝。”

“绥和二年二月,四十四岁的刘骜夜宿未央宫晨起穿衣时,忽然身体僵直、口不能言, 中风了。我们都知道, 早上起床一定要缓缓而起。因为体位变化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起床时动作过猛, 出现头晕等情况容易受伤, 严重甚至会危害心脑血管健康。中老年人在冬天以及气温变化大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热衷于养生的古代人们:学到了,学到了!早上起床动作要慢!

“刘骜的祖父汉宣帝刘询和父亲汉元帝刘奭都是四十多岁就没了。刘骜纵情声色, 好酒贪杯,这种生活习惯大概率会有三高。二月又是乍暖还寒季节交替时,本身可能存在心血管问题,早上突然离开温暖的被褥, 温差和体位变化下, 中风不足为奇。”

“中风一个月后,酒色侵骨的汉成帝在赵合德怀中暴卒。于是《飞燕外传》——一部类似于《汉武故事》的野史小说给汉成帝写了一个非常香艳的结局, 就是与赵合德欢爱中马上风死了。但要是二月中风是真的,这个可能性不高。”

“卒中是非常危险的,要不然现在医院也不会为卒中开设绿色通道了。在现代这种身体不能动弹的中风即便能活下来,恢复也非常缓慢。我有个族伯六十多岁卒中后, 休养了一年多才能出来走动,更多人卒中是根本等不到进医院。”

“以古代的医疗技术,刘骜中风后能拖那么多天,已经是照顾的仔细了,不太可能还有精力与赵合德欢好。卒中原因多在遗传和本人的生活习惯,死亡多暴毙。许多人是前一刻还能干农活或是中气十足骂人,然后一仰头倒下就没了。”

“古代对这种病了解不多,皇帝暴毙,肯定要追查原因啊。汉成帝死时,恰好是赵合德陪伴左右,这口锅自然就是由赵合德背了。于是王太后‘掖庭令辅等在□□左右,侍燕迫近,杂与御史、丞相、廷尉治问皇帝起居发病状【注1】’即让内廷和外廷官员一起追查皇帝死因。”

“赵合德被王太后传召,追问汉成帝起居,赵合德于是畏罪自杀。历史上关于赵合德自杀的细节没有记载,野史《飞燕外传》中倒是说了原因。赵合德说皇帝对她宠倾天下,她不能躲在后宫放任别人议论皇帝帷帐内的男女之事,于是当众服毒追随汉成帝而去了。”

“赵合德是个挺神奇的女子,关于她,正史野史我都翻阅过,却始终无法描述出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会对刚出生的婴儿下毒手,她无疑是个歹毒的女子,然她对姐姐赵飞燕和汉成帝刘骜的感情却让人难以琢磨。”

“汉成帝死后无子,却也没有继承权纠纷,概因死前已经立了太子。那么汉成帝立的太子是谁呢?”

“记得前面说过汉元帝曾想废刘骜,立定陶王刘康吗?汉成帝刘骜继位后,并没有对弟弟刘□□嫌隙,就连太后王政君也因为先帝宠爱定陶王爱屋及乌对刘康非常好。然在王太后的兄长大司马王凤的排挤下,刘康也不得不离开长安前往封国就藩了。”

“汉成帝是昏君,却有着许多昏君所没有的豁达。有时候想想,他宠爱赵合德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汉成帝与赵合德一样都是及时行乐的性子。”

“在赵飞燕姐妹进宫前的许多年,汉成帝就因为没有成活的子嗣以及体弱多病,考虑过自己不会有儿子继位的可能性。然后定陶王刘康来长安朝见时,汉成帝就把弟弟留在京中,直言说自己没有儿子且不避讳生死,就怕自己突然走了,不能和弟弟相见。”

“这话的言下之意就是担心自己没有子嗣,死后想要传位定陶王。因为怕到时候事出突然,定陶王不在长安,生出其他变故,希望定陶王长居长安。”

“汉成帝这种想法是没有错的,明朝时,明英宗年幼登基,朝廷就把他弟弟朱祁钰留在京中当备胎,不让就藩。待明英宗有了儿子,还要等皇子立住了,朱祁钰才能准备就藩。谁能想到太子都立了,朱祁钰刚看到就藩的希望,英宗突然奇想跑去亲征,最后‘留学瓦剌’了。”

“幸而当时朱祁钰被留在了京城,明朝才有了力挽狂澜的机会,没有因英宗的神奇操作亡国。就可怜朱祁钰这个可怜备胎,辛辛苦苦在危难中守住了老朱家的基业却死的不明不白,还得了个‘戾’的谥号。”

景泰帝朱祁钰暗暗道:这回朕可不是冤大头了!

因为天幕之故,景泰帝朱祁钰尽收民心,而他那个垃圾哥哥朱祁镇却在回京途中不明不白死了。想来应该是那些被朱祁镇害死的人的亲朋好友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