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章撕毁合同(1 / 2)

加入书签

对此,王德发马上反驳道:“周厂长,话不能这么说,这毕竟是将近五千万美刀。

这么大一笔钱,我们没理由不要,就别管什么地道不地道了!”

“可我们总不能违背合同吧?”周国雄开口说道。

“这承包合同上又没有规定不能赎回啊,只是说我们按照原价赎回,再提前通知张远就没事了!”

王德发话音又顿了顿,接着说道:“我们收回天兴钢铁厂,也是为了全公司着想啊。”

“你们好好想想,有了那笔将近五千万美刀后,我们可以做多少事情啊!建新的家属院,新的宿舍楼、新的设备!”

“至于张远,他的确是有些吃亏。但是,为了公司集体利益着想,我相信他是愿意做出牺牲的。

身为天兴机械厂的一份子,为公司牺牲,也是应该的嘛!我们还是应该以集体的利益为先,个人利益放后。”

对此,王德发斩钉截铁的说道,他显然是对那将近五千万美刀的收益,志在必得了。

毕竟,周国雄明年就要卸任了,影响力已经到了尽头。而作为预定的接班人,王德发的份量自然越来越重。

此外,老旧的天兴机械厂也有需要大笔资金,来进行更新换代,而且大家的日子也都过得很苦。

更重要的是,厂里有钱,有项目,王德发才有机会捞油水。

所以,当王德发把集体利益搬出来,周国雄一时之间还真的不好反驳。

此时旁边有人开口问道:“王书记,若是子厂赚到钱,我们总公司就把子厂给收回来的话。

那太打击各个子厂的生产积极性了,各个子厂都不用心经营的话,那将会给我们公司,带来巨大的麻烦。”

对此,周国雄点了点头,终于有人替自己说话了。

然而,王德发不屑的说道:“就那些子厂。呵呵,他们能赚几个钱?能保证自己不饿死就不错了。”

“一群挣不到钱的,谈什么积极性,他们也不掂量掂量一下自己,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相干,我们都收回来。”

周国雄还是不愿意放弃,决定搬出领导来。

“王书记,我觉得我们应该顾及一下省里面,省里领导前脚刚来表扬,后脚我们就把人给赶走,这不合适吧。”

“省委的领导们知道后,会怎么想?你考虑过了吗?”

对此,王德发不以为然,在没有犯重大错误的情况下,省委领导都开不了他。

相比而言,眼前的利益,对于王德发来说,才更为的重要。

…………

对此,王德发笃定的说道:“没事,省委给的牌子,是给整个钢铁厂的,又不是给他张远个人的。

省委领导夸奖张远,也是因为钢铁厂能出口创汇,我们把钢铁厂收回来。

只要是不影响钢铁厂的出口创汇,省委领导也没有什么损失,不会有意见。”

“话虽这么说,这要是因为收回钢铁厂,而导致订单完不成,那可是会损失一大笔的外汇,到时候就怕部委会追责的。”

对此,周国雄开口说道。

其实,王德发早已经看出来了,周国雄前怕狼后怕虎的找各种理由,就是怕承担责任。

只听王德发开口说道:“钢铁厂的情况,我多少是有些了解的,他们这次出口创汇的产品是煤气罐,生产工艺并不复杂。

主要还是靠钢铁厂的工人干活,所以即便钢铁厂,没有张远的话。

只要工人们还在,就不会影响钢铁厂的正常生产,也不会耽误出口创汇任务。”

对此,周国雄沉默不语,仿佛是在想找借口。

王德发则接着说道:“各位,不是我王某人有私心,而是钢铁厂属于集体的。

结果现在挣来的钱,大部分都进了张远的口袋里,天底下怎么能有这种好事!”

“这将近五千万美刀,本来就是我们天兴钢铁厂创造的价值,理应属于我们天兴机械厂。

现在我们把天兴钢铁厂收回来,那将近五千万美刀,我们全公司的职工,包括在座的你我,都有一份。

可若是不收回来,我们就只有干瞪眼,这笔账,各位应该都能算清楚吧?”

在座的众人虽然没有人表态,但想想那么多钱都落入到张远的口袋中,的确觉得心有不甘。

若是把天兴钢铁厂收回来,将近五千万美刀的收入归机械厂所有,那么在座的领导,多少都能捞到一些好处。

公司有钱了,大家吃吃喝喝的报销要方便了许多,换辆好点的专车也没有问题。

重要的是,一直耽搁的单位宿舍、新房,也就会有着落了。

“我觉得王书记说的有道理,钢铁厂必须得收回,这将近五千万美刀的收入,是我们集体的。

不应该落入到私人的手中。”一个想换新车的领导,开口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