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章 这届政府,为什么连个称呼都要管?(1 / 2)

加入书签

“第三个赢家当然是苗丁乌叔叔。他如果得到新政府重用,你今后的路也会多一个朋友,不是吗?当然,我也会跟着沾光。”穆瑞科认真道。

“这么说,你是第四方赢家啰。”鹿竹道。

“勉强算,勉强算,苗丁乌叔叔应该会记着点我的情。”穆瑞科没有否认:“不过,前提是你把这件事办成了。”

“那……我试试?”鹿竹有些动心。

“必须得试试。不为你自己,也得为桑挚总统的新政府网罗人才。”穆瑞科再添一把火。他了解鹿竹,这女孩有时候单纯地可爱,比很多男生都爱国,且一身正气。

这样的人,用利益引诱,不如用大义说服。

果然,听到“桑挚总统”四个字,鹿竹马上下定决心:“行,我答应了。我这就试试。”

两天后,被录用为北骠自治省警察厅见习警员的穆瑞科,再次走进总统府。

他第一次进总统府,是面试的时候。总统府将相邻的会议室改成大教室,专门用来培训流动人才,一共改建了三个大教室。

流动人才服务中心,看上去是“服务”是中心词,而且是没什么力量的词,实际上“流动”和“人才”才是中心词,而“服务”两个字,几乎代表着仅次于桑挚总统的强制权力。

服务的本质是选调,而选调的本质是各省政府必须接受这些人,且这些人到岗后,必须是实权。

换言之,即使是自治省,也只有一半的用人权,另一半的用人权则在中央政府,或者确切点说,在桑挚总统手里。再确切点说,这份权力在总统府流动人才服务中心。

穆瑞科到得不算早也不算晚,培训教室里大半的座位已经有人坐上。穆瑞科发现,差不多四成的人是女生。他找到自己的培训学员编号和名字,是在右起第二组第四排的第一个座位。

同桌是一个男生,只见他在服务中心发的笔记本上,认真地写着自己的学员编号和姓名。

“你叫蔡永竹?我是穆瑞科。”穆瑞科看了眼同桌桌上贴着的编号和姓名,正好对方转头看向他,便伸出手。

对方站起身,点点头,也伸出手与他相握:“蔡永竹,来自南骠自治省,新蒲甘人。”

桑挚新政府不久前颁布新法案,凡是在蒲甘国连续居住2个月以上的,均可申请加入蒲甘国籍。蔡永竹正是刚移民的新蒲甘人。

穆瑞科恍然:“难怪你汉字写得那么好。东方大国的?”

流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选拔的人才,其中一个标准是懂汉语,另一个标准是懂英语。据传闻,懂英语的只有少数人被选上。

两人齐齐坐下。蔡永竹再次点头,问:“你呢?”

“我原来是达贡的,现在是纳比多的。”穆瑞科答道。

距离培训班正式上课还早,已经到的人都在三三两两地聊着。

“哦,看来你是官二代。”蔡永竹笑道。

“为什么这么说?从哪里看出来的?”穆瑞科来了兴趣。

“简单啊。纳比多是最近七八年才迁的首都,除了原来的本地人,基本上就是政府官员及其家属。你是从原来的首都来的,不是官二代能是什么?”蔡永竹说得轻描淡写。

穆瑞科一想有理,道:“我去的是北骠省警察局。你呢?”

“你说错了三点。”蔡永竹立刻纠正:“第一,是北骠自治省,不是北骠省;第二,是北骠自治省警察厅,不是北骠自治省警察局。”

蔡永竹说完这两点,故意停顿下来。

“对对对。是我错了。”穆瑞科略有尴尬,连忙承认错误:“根据总统府16号令《关于规范行政和制度用词的办法》,使用行政区划和法定单位名称时,无论是正式文件,还是口头陈述,国家公务员任何时候不可以使用简称,自治省就是自治省。”

“对啊。第一个规范的称呼,是蒲甘共和国,没有联邦的说法了。还有,总统府前天公布的地方行政层级,分别是省(含自治省)、市或县、镇、村四级行政体系,同时废除社区的称呼,即使是大城市里,也统一叫村。废除省政府主席的称呼,一律改称省长。省级警察局改称警察厅。”蔡永竹道。

在此之前,只有首都能称为警察厅,其他省只能叫警察局。

“那第三点呢?”穆瑞科连连点头,随即又问。

“我们这个培训班,是针对没有政府机关工作经验的人,大多数是大四学生,少部分是毕业两年内其他行业选拔来的。比如我,原来是外卖骑手。我们所有人,都必须现在基层锻炼至少半年,才能提拔到副职领导岗位。当然,特别突出的,能直接提拔为正职领导。”蔡永竹说到这里,再次故意停顿。

“嗯?所以呢?”穆瑞科虚心求教。这个信息,他确实没有掌握,哪怕他是官二代。

对方掌握的信息比他还多,他有点不相信他真是一个外卖骑手。

“所以,你要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