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3章:江南大儒(1 / 2)

加入书签

“帝君,如今不只是端木家、公羊氏、独孤家,就连欧阳家都有人去了大楚效力。依照前朝故事,朝廷又实在不好处理此事,毕竟他们可以用同族不同宗等借口,撇清关系。”

“比如名震江南江北两地的欧阳家,据说百年前的祖宗只是欧阳家人员收养的异性义子,后来壮大,鸠占鹊巢,被赶跑的真正欧阳家子弟,面对这支全新的欧阳家,迫于对方淫威,只能改用‘欧’姓,蜗居金陵,屈辱至极,东野太守正在想方设法拉拢他们……”

梁萧听着诸葛定的汇报,结合先前情报,恍然大悟。

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百年之后,已鲜少有人在乎这支欧阳家的发家史。

江南倒是有不少愿意拥护皇权的读书人,只是散布在江南各地,本身人微言轻。

包括欧家在内,他所需要做的,便是拉拢和启用其中有能者,消灭这些世家,再安排这些人取而代之。

等梁萧理清其中关系之后,诸葛定又匆匆离去,返回军营,执行江南的屯田任务。

梁萧对此相当满意。

即使独当一面,诸葛定依然谨小慎微,一丝不苟,颇有诸葛晖的风范。

只顾好本职,其余不该做的,不该问的,绝不染指半点。

江南的军屯已经颇具规模,足以供养接近四分之一的将士。

趁着梁萧休息的工夫,林端又带来新的消息。

“王爷,金陵的米价果然居高不下,一石超过一百二十文,类似燕州故事。”

梁萧眼神一凛。

“看来那些世家仍想故技重施,阻碍金陵发展。不过可惜,东野见机不能效仿我在燕州的应对之策。如此,金陵经济虽不至于崩溃,百姓也免不了受那些世家摆布。若是今年歉收,情况还会恶化。”

“不过,我来时便已安排好军粮调度,必要时会有大量粮船沿江直下,抵达长江沿岸。不过,这些世家贼心不死,便也不能怪我下狠手了。”

梁萧当即唤来顾平休,安排玄卫任务。

此行两千玄卫,各司其职,单是那艘楼船上,都有一百名男女玄卫伪装成船员。

“我送往江南大儒那边的文章,情况如何了?”梁萧又问道。

顾平休答道:“王爷放心!书院有咱们的人看着,量他们无人胆敢仿冒!”

顾平休与林端离开后,江拂雪和李心文一左一右,为梁萧捶肩。

“你们舟车劳顿,也要休息嘛。”梁萧道。

“哥哥才辛苦~”

“夫君辛苦~”

梁萧回头看她们,见她们眼里满是欢喜,也哑然失笑。

“哥哥明天是打算去见东野太守么?”江拂雪好奇道。

梁萧摇了摇头。

“随时可以见他,不急,我想先去见另一个人,江南大儒,剑子房。”

姐妹俩眼里多了几分好奇。

“我应该已经被外面的人盯上了,先去见东野太守的话,只怕会引来诸多猜疑。见这江南大儒,一来是在计划之中,二来,我也一直希望能见见其人。”

言语间,梁萧目光深邃。

“梁萧。梁萧……”

梦中那一声声苍老的呼唤,似是弥留之际的不舍,惊醒自己的美梦。

蓦然,梁萧又回想起刚才星柔幽怨的注视。

那仿佛随时要被自己气哭的表情,我见犹怜。

“为何,突然也有了一种熟悉感……”

梁萧陷入沉思。

就如公孙月,初见之时不觉有异,直到自己见了她极度乖巧的一面,才似曾相识……

江拂雪和李心文见梁萧皱眉思索,也不禁心疼,姐妹俩相顾无言。

即使成了帝君,他仍免不了会有烦心之事。

但愿,那位江南大儒别让他失望。

“乱七八糟!”

金陵书院,大院里传来老者失望的痛斥。

江南大儒剑子房正在检阅现场数十名书生的文章,痛心疾首。

“你看看自己写的都是什么东西?辞藻堆砌几百字,描述得天花乱坠!到头来,整篇文章几千字,就写了吃一碗肉?”

那名来自公羊氏的书生咧嘴一笑,无力反驳。

“还有这篇!”剑子房拿起独孤家一名书生的文章,一拍额头,郁闷不已,“内容空洞,大而无用,旁征博引,结果,连个结论都没有,尽是古人所言,写文章就不能有点自己的东西!”

批判之声连绵不绝,整个院子里的书生隐忍不发,不敢仰视。

换作其他先生,还不得把他们当成祖宗一样供着?

若不是家中长辈叮嘱必须尊敬江南大儒,以及对星柔的憧憬,他们早就愤然离席。

剑子房一路阅览过去,失望透顶,坐回自己的书桌,心烦意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