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48 章(2 / 3)

加入书签

宁侯府无辜,被冠上莫须有罪名的那些朝臣更无辜。

顺宁侯府并非准备束手就擒,还在裕井关时,他们就做好了准备,等得就是庆王找来这日。

父亲得民心,哪怕交出兵权,佯装重伤无法上战场,圣上仍旧不会放心。眼下他不敢赶尽杀绝,可不代表往后的每一日都不会对顺宁侯府出手。

闻诩思绪流转,庆王但笑不语。

又过了会,他又提起茶壶给闻诩倒了杯茶,道:“闻世子客气。”

如果按照闻诩以前的脾气,他根本不会坐在这里和庆王喝一杯又一杯的茶,恐怕等不到庆王说重点他可能就会提前离开。

此时他不仅能心平气和地喝下第二杯茶,甚至不骄不躁。

等庆王倒了第三杯茶,他才道:“听说闻世子近日请了教武师傅。”

闻诩不傻,庆王日理万机,现在一杯又一杯倒茶为得是看他是否有意合作。提及他的教武师傅,其实是在告诫他闻家的一切都在庆王的关注之下。

待闻诩点头后,庆王又道:“一人在家习武难免会枯燥,本王可为闻世子引荐进入锦衣卫,不知闻世子意下如何?”

锦衣卫是圣上亲卫,庆王敢说他能塞人进去,无疑是在对闻家亮底牌。

闻诩婉拒道:“家父重伤离不开人伺候。”

庆王却笑,道:“这个你不比担心,你入锦衣卫后不必去宫中当值,本王还有旁的事情需要闻世子去做。”

闻诩话中之意是:宫中那位伤他爹爹,哪里能见得他出现在锦衣卫。

庆王本意则是:进锦衣卫只是给你个方便行事的身份,还有很多见不得光的事情等着你去做。

话毕两人对视。

庆王含笑的眸中野心浮现。

闻诩则稍稍放心。

只要闻家还在西京一日,只要爹爹还是顺宁侯,他们就无法避开朝中汹涌。既然避不开,那倒不如投靠庆王。

圣上年迈,太子体弱又无子嗣,将来皇位之上只会是庆王。

闻诩下了庆王的马车后站在一旁,等到庆王马车远去,他才转身上了自己的马车。

驾马车的是文言,等到闻诩进马车,他心情沉重地驾着马车回顺宁侯府。他从小随着闻诩一起长大,短短的时间看到闻诩转变如此之大,他更多的是心疼,那个无忧无虑的小世子如今肩负重担。

两日后赵指使趁着夜色来到侯府。

闻诩被喊去书房时,赵指使已同顺宁侯说完要事。

瞧见闻诩后赵指使眼中皆是赞许,自从侯府生变,他也在暗中投靠庆王,今日得到庆王密令后才知道闻诩早已和庆王达成共识。先前他就有意为庆王引荐闻诩,本想着等好友身体好些再说,没想到闻诩居然闷声干大事。

赵指使重重地拍拍闻诩肩膀,道:“你可考虑清楚了?”

暗处的差事并不好做,庆王想要成功的话,暗地里要做的事不会比圣上光明到哪里去。闻诩应下,就等同于答应庆王成为他手中的一把利剑,庆王指哪就要打哪。

“考虑好了。”闻诩说。

想保住家人并非只有这一条路,可这条路却是最快的。

还有戚瑶,他很想早日娶她回家。可闻家不太平,戚瑶也会被拖累,他想为所有在乎的人铺一条好走的路。

戚瑶搬到许家的当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直到天蒙蒙亮才迷迷糊糊地睡着。

“姑娘,快醒醒。”

感觉刚闭上眼,竹月的声音就在耳侧响起。

戚瑶抱着锦被翻身,面朝里侧,声音疲倦:“今早不用膳,让我再睡会儿。”

竹月为难地朝后看。

许夫人见状拉开竹月,她掀开粉色纱幔坐在床边,轻轻地扯开蒙在戚瑶脸上的被子,道:“瑶瑶先起来,绣意坊来人,说是要为你量身,好缝制嫁衣。”

起初许夫人只当绣意坊是一家普通的绣房,经过竹月和竹星难掩激动地解释后才了解。原来绣意坊是西京城中最出名的绣房,此绣房只接嫁衣定制,不仅价格昂贵,还需要提前很久预约。

听那绣意坊管事说,是闻诩连夜去的绣意坊,以高价预定。

许夫人对闻诩的那点儿不满瞬间消失,闻诩越重视戚瑶,她就对闻诩越满意。

戚瑶困得厉害,只觉得耳边一直有声音嗡嗡响,具体是什么听得并不真切。被子被抢走她闭着眼到处摸索,想将被子抢回来。

许夫人见她这样觉得好笑,可绣意坊的人还在等着,只能俯身抱着戚瑶的肩将她硬拉起来。

被迫坐起的戚瑶费力睁开眼,看了半天才看清眼前人是谁,她揉揉眼,道:“许伯母。”

“竹星竹月,快来伺候你们姑娘洗漱。”

早就拿好湿帕子的竹星上前。

湿帕子糊在脸上,戚瑶打个哆嗦意识清晰不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